来源:网络整理 作者:天涯窝 发表于
户外运动成为年轻一代偏爱的休闲方式。图为几名年轻人组团登山。
人民视觉
“跑马拉松比单纯游玩更有意思”
老百姓物质财富增长后,健身需求自然会凸显,乐于在户外运动上增加投入
“去年我跑了4个马拉松,同往年比,这还算少的呢。5月我在盐城市跑了半马,6月去盐城响水县又跑了一个,10月在南京跑,12月在苏州跑。”王晓东在江苏盐城市滨海县一家银行上班,跑马拉松已是第四个年头。
48岁那年,一位同事因高血压突然病故,让王晓东感触很深,于是决定通过跑步来保持健康。“刚开始也就随便跑着玩,后来,在体育场认识一群跑友,我们组建了一个‘跑吧’群,由群里专业的运动员带领,练起了马拉松。”
“跑马拉松,最重要的是一双好鞋。”王晓东说,专业跑步鞋会分脚型,比如内旋、正常、外翻等几种,还要根据每次参赛的路面情况,穿不同的鞋。“我喜欢穿日本的亚瑟士(ASICS)或美国的索康尼(SAUCONY),在减震和支撑上性能优越,好鞋一双得花2000元。”参赛的时候,还要穿上压缩裤和腿套。面料好的裤子要花1500元,腿套则要400—500元。
其实,不光装备花钱,对王晓东来说,奔赴各地赛程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“远的比赛地,要提前一天到,交通加食宿,至少四五千元。比赛起点附近的酒店往往爆满,很难订得到。”
这些钱,不玩马拉松的人可能觉得浪费,但王晓东觉得值:“不管大赛事小赛事,跑过的每个地方,都是用脚步丈量城市、欣赏风景,很多朋友都边参赛边旅游,通过‘跑马’来认识城市,比单纯游玩更有意思。”
近年,全国马拉松运动快速发展,受到很多体育运动爱好者的追捧,与马拉松运动有关的跑鞋、运动服、运动监测器等配套商品消费也火起来。马拉松已经成为一个集比赛、旅游、运动装备、体育赞助等产业于一身的现象级消费市场。
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目前,我国马拉松等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快速发展,产业规模不断扩大。到去年底,各类马拉松赛事参赛人数超过500万人次,带动各类消费超过200亿元。
“我的年收入10多万元,在跑步上的花费年均超过2万元。”王晓东说,“老百姓的物质财富增长后,健身需求自然会凸显出来,就乐于在户外运动上增加投入。”
专家表示,长跑、徒步、登山、骑行等运动项目正逐渐形成热潮。随着人们将目光转向这些新兴领域,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市场也在往更细分、更专业的方向扩展,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将进一步增强。
“好装备是必需品,要精挑细选”
户外运动的个性化、层次化、体验化需求趋于旺盛,相应产品供给正从低水平、单一化向多层次、多元化扩展
49岁的马卫国在北京的投行、券商圈里泡了25年,是一名资深金融人。去年7月,他辞职创业,成立了上海亿宸资本投资公司。
工作之外,马卫国是户外迷。“我喜欢登山,爬过北京周边很多山,后来就去江西、安徽等地爬山。印象最深的一回,是在四川攀登四姑娘雪山。”
那次,登顶耗费7个小时,过程漫长又艰辛。由于中途停留太久,许多登山队员失温严重,不得不下撤。马卫国凭借坚强的意志,终于把登山队的旗帜插上了山顶。“看到日照金山,眼前风云变幻,感觉真爽!”
“登山是一项有挑战性的运动,需时间充足、身体健康,也离不开一定的资金投入。”他说,为了避免爬山时出现意外,需要在装备上精挑细选。
“好装备是必需品,关键时刻能保命。比如登山鞋,万一摩擦力不好,就可能一脚踩滑,坠落下去。”说起运动装备,马卫国很有经验:高帮登山鞋可以护脚,防水防滑;手杖防止发生意外,很实用,最好买轻便的碳纤维产品;再就是登山包,可以装水、食物和保暖衣物;最后是冲锋衣,好的产品防风雨性能优异,价格可能上万元,“这一套装备下来,大约需要2万元,虽然花费不菲,但很值得。”
在攀登四姑娘雪山期间,为安全起见,马卫国给登山队每个人都配备了当地向导。“爬山途中人员容易分散,互相照顾不到,每人请个向导,遇到身体不适,他们能带人下撤。”他说,在四川期间,食宿、交通再加上请向导,人均花费几千元。
“我国山地户外资源丰富,发展登山户外产业有环境、有市场,目前已有高山探险、攀岩、山地越野、徒步、露营等众多山地户外运动项目,每年也都会开展数百场户外运动赛事,已打造出一批群众喜爱的品牌赛事活动。”中国登山协会经营开发部主任丁祥华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