玩“户外”好装备少不了中高档配套商品消费热起来(2)

来源:网络整理 作者:天涯窝 发表于

标签: 装备

  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现在全国户外运动产业快速增长,公众的个性化、层次化、体验化需求趋于旺盛,我国运动产品供给正从低水平、单一化向多层次、多元化扩展,参与群体将从年轻化向不同年龄、阶层、职业的消费人群拓展,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户外运动的乐趣。

  “优质的国产中高端户外装备还是少了点”

  希望尽快建立健全产品标准体系,完善市场监管办法,为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更优质、更丰富的消费选择

  家住北京市石景山区的陈圣源是一位骑行“发烧友”。每逢周末,他就约上好友去北京周边骑车。“我常去骑友圈里的经典线路,比如‘东大高’,就是京西东方红隧道、高崖口、大村这3条比较著名的山丘线路骑行。如果天气好,我会花一整天骑车,往返得有70至100公里。”

  “从高中起我就喜欢骑车,既能放松心情,又能保持身材。和朋友们一起骑行,顺道欣赏沿途的自然风光,这是非常健康的社交活动。”陈圣源说。

  这几年,陈圣源越骑越专业,开始报名参加公路自行车赛。一次,在一场环中国业余赛武汉站的比赛中,他意外被别人带倒,“车轮都摔变形了,损失了近5000元。”但陈圣源参加赛事的热情不减,“通过比赛,能带动自己系统化训练,还能广交朋友,很有意义。”

  作为资深爱好者,陈圣源成了“器材控”,他自己装配车辆,分别买车架、车轮、配件等。“我的车架来自一个叫Cervélo的加拿大厂商,花了我2.5万元,加上一对美国Zipp牌的高框气动轮,还有变速套件等,整车总价大概要6万元。”

  “买专业自行车和买普通单车的消费目的是不同的。”陈圣源认为,整体看,专业自行车在全球都属于高价位,这背后需要考虑各品牌商在设计、测试、市场推广、比赛赞助、运营职业车队等方面的成本。

  “这些年,国内关于专业自行车的讨论活跃起来,反映出骑行爱好群体的增长。”陈圣源说。上海体育学院发布的《中国自行车运动产业发展报告》显示,目前国内参与运动自行车的人数达600万人,自行车俱乐部已超过1万家。每逢假日,一群群骑友团穿行在不同的城市、乡村,十分“壮观”。

  陈圣源和朋友经常上一家英国高端自行车配件网站,一开始该网站连中文都没有,后来上线了中文版网页,最近连客服都专门提供中文服务了。“他们一定是注意到来自中国的订单越来越多,所以增加了这些服务。”

  陈圣源认为,在中高端户外运动装备市场,国产货还是少了些。比如,户外服装市场被看好,致使快钱涌入,一些没有产品积淀、没有制造经验的厂商快速转产,更难保证产品质量。加之一些企业诚信缺失,“得蒙且蒙,能混则混,质量堪忧。”

  “从整个户外运动产品行业来看,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建立健全产品标准,完善市场监管体系,做到有法可依,有据可凭,这样才能用标准来约束生产企业,为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更多、更丰富的消费选择。”陈圣源说。

   

  ■链接

  户外运动,细心才能省心

  1.安全意识很重要。一些人刚参加户外活动时认为户外就是玩。其实,户外运动多数带有冒险性,属于极限和亚极限运动。

  2.注意储备体能,掌握基本自救技巧。户外活动中摔伤、拉伤等各种问题多发。玩户外前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户外急救技能。

  3.选择安全、专业的户外装备。除了专业着装外,指南针、GPS、备用干粮、绳子、小刀、打火机、强光手电等必不可少。要选择合适的场地,不要轻易尝试高山、悬崖等专业运动场地。

  4.增强团队协作意识。初次走向“户外”,尽量选择正规户外团体,这些专业户外俱乐部一般有活动预案,具备完善的后勤保障和联络系统。团队协作会让户外活动更安全。

  (尚 文) 


 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18年01月12日 18 版)

(责编:连品洁、刘佳)